close

社會心理學【重點整理】

有位好學的阿諾整理了社會心理學的重點,因現在很難再找到,故再傳上來。內容如下:九十一年二月初版。小阿諾2004-02-24 15:27:18

第一章: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社會心理學定義:為探討和社會剌激情境有關係的個人的經驗與行為之科學  

研究。
二、社會心理學的特性: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其採有系統的方法研究個人 

在社會情境中的各種現象。
1、以個人為研究或分析的單位:為了解個人的想法、感覺與行為如何受   

社會情境所影響。
2、研究社會刺激對個人的影響:社會刺激包括當前實際存在的或隱含存 

在的他人之言行、態度及想法等。即研究個人對這些社會刺激如何

知覺,以及這個知覺如何影響個人作反應。

三、社會心理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區別:
其他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取向:採用社會層次的研究取向,用比較廣泛的社會

因素來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亦有些臨床及人格心理學家採取個人層次,以

個人特有的個性來解釋個人的行為。
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採介乎上述兩者之間的人際層次,係以個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周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

四、社會心理學未來的趨勢:學科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多元文化百家爭鳴。

五、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課題有三大類:
1、個人歷程:探討個人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知覺、動機、情緒及認知等內在心 

理歷程
2、人際互動:著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行為。
3、團體歷程的研究:探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團體對個人行為的影

響。

六、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標:
1、描述: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有系統的描述。
2、解釋:能夠對現象的發生提出可能的解釋,以求找出原因,始可預測或控制。
3、預測:指預測該行為或現象在何種情境下會出現。
4、控制: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可以經由影響行為的原因,而使行為得到控制。

七、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Norman Triplett1898年發表第一個真正在實驗室裏進行社會行為研究以兒童纏繞釣魚線來作實驗。

八、Edward Ross William McDougall,二位於1908年同時出版社會心理學教科書。

九、Kurt Lewin→「場地論」:其認為環境與人的特性會共同影響人類的社會行為。
心理場地:強調只有知道一個人如何知覺世界,才能了解他的行為。

十、Festinger 提出認知失調理論:指人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之間不一致時,會出現認知失調的狀態,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使人努力讓認知、態度與行為回復到一致的狀態

十一、社心研究5060年代的重點:團體研究。6070年代重點為:社會知覺與歸因。

十二、社心於80年代的研究主流是:探討人面對環境時會如何地組織與處理訊息。他們
   認為認知是影響社會行為的首要因素。

十三、於90年代社心研究:因網路發達而注重跨文化的研究,並重視不同文化的觀點。

十四、社會心理學觀點的理論:本能觀點的理論、學習觀點的理論、角色觀點的理論、認知觀點的理論、動機觀點的理論。

十五、本能觀點的理論:其屬心理分析學派,著重人的本能與潛意識。主張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會透過潛意識的歷程進而表現於外在的行為上,而使人的行為受其本能所影響。

十六、學習觀點的理論:強調後天學習因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認為社會行為是透過學習的過程而獲得,一個人的情緒、態度與行為都是過去學習的結果。

個體學習社會行為的過程可透過三種途徑:
古典制約:其強調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配對。
2、操作制約:又名工具性制約,其強調行為的結果對以後行為的影響。以增強或懲罰來
影響該行為的發生。
3、觀察學習:又稱為社會學習,其強調人可以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到他人的行為。

十七、社會交換理論:其採取學習的觀點,它視社會行為為一種交換,一種給予跟取得的關係,雙方在互動關係中得到酬賞與付出成本,這些酬賞和付出會影響雙方往後的社會互動。若酬賞大於成本,互動則繼續;倘成本大於酬賞,互動則停止。

十八、角色觀點理論:其源於社會學,主張個人行為的決定因素,並不是以個人的人格、態度與動機來解釋,而是從角色、社會脈絡,以及角色期待來解釋行為。即特定 社會行為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扮演特定「角色」的緣故。

十九、角色內衝突:指只擔任一種角色的人,因為有不同的期待加諸其上而產生衝突。

二十、角色間衝突:指扮演二種以上角色的人,當不同的角色產生不同的角色期待時。

二一、鏡中自我:主張人們是以他人對自己的知覺與反應來知覺自己,而他人如何看我們,其中有一部份就是根據我們扮演的角色而來。

二二、認知觀點的理論:指出相?P刺激或情境,還是會導致不同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反應。係因不同的人知覺、記憶與解釋的方式各不相同所致。其將人視為一個有機體,一個主動的訊息處理者。認知觀點學者常使用「基模」:指對某些對象或概念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其由過去所經驗的事情組織起來而形成的。

二三、社會知覺:指一個人對人、事、物等社會性刺激的知覺。

二四、刻板印象:指人們對某個團體的成員有哪些典型的特質所抱持的信念。

二五、動機觀點的理論:人類社會行為的眾多動機中,維持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與追求正確是三種重要的基本動機。動機維持一致性:即要使個體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不要失調,或使之改變達到平衡的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的動機:指一個人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而誇大自己實際的狀況,又稱為正向錯覺。
追求正確的動機: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評估與了解,才能有效地預測與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六、診斷性作業:當人對自己能力不確定時會選擇能清楚告知自己能力的作

業來做。

二七、進行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形成問題與假設、選擇研究方法、收集與分析

資料、解釋結果與作成結論。

二八、社會心理?漪膍s方法:
1、實驗室實驗法:指藉由操弄變項,進而觀察依變項是否會隨著獨變項的改變

而呈現系統性的改變。研究過程中必須控制其他可能會影響依變項的第三變

項,進而確認獨變項對依變項的真實影響效果。其特色是對研究過程能精確

控制。

一般心理學上控制第三變項的方式有二種:
隨機分派(指採用隨機的方式,將受試者分派至不同的實驗情境)、配對分組(

在實驗之前針對受試者加以配對,使得各個實驗情境中的受試者在這些變項

上的情況是相同的)
實地實驗法:指將實驗室的情境移至實際生活情境之中。其對變項的操弄、第三

變項的控制以及受試者的隨機分派,無法嚴謹的控制。

1、自然實驗法/類實驗法:指操弄的獨變項,是在實際生活環境中自然發生的。

其獨變項與依變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先後次序,有因果關係。問題是研究者

無法事先獲知事件(獨變項)何時會發生,並對第三變項無法周詳的控制。
2、實地研究法/觀察法:指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者的日常生活情境之中,根據

事先準備好的觀察項目或內容,針對受試者行為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

察。其又分為:

參與式觀察法(指研究者與受試者有實際的接觸機會)
非參與式觀察法(指研究者在一旁觀察並且測量受試者的行為,但沒跟受試者有接觸)
3、檔案研究法/文件研究法:指運用現有的資料或檔案文件進行研究的方法。

檔案研究法的優點:
1、檔案資料大多是現成的,資料收集的便利性高花費低?檔案資料是長期的收

集與保存,研究者可藉此進行縱貫性的研究,或者根據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整

合分析。
2、檔案資料屬於「非反應性測量」亦即原始資料收集者與日後的研究者之目的

並不相同,如此可進一步避免受試者刻意反應所造成的偏差。?對於許多社

會文化或自然現象的議題,檔案研究法可取代一些實驗的研究方法。

檔案研究法的缺點:
1、由於檔案的原始收集者之研究目的與後來者並不相同,因此檔案資料的格式

亦未必相同,而如果資料有所偏差或缺失,後來的研究者將無法加以補救
2、許多檔案資料的取得會受到環境或法令的限制,因此亦限制了研究者的研究

範圍。
3、有些檔案資料會因時代背景的不同,或資料產生當時既存在的模糊不清,而

使得後來的研究者無法了解或誤解其意義。
4、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指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之後呈現在研究的

情境中,觀察受試者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5、調查法/問?k:研究者針對欲研究的主題,事先編撰相關的問題,並採用 

紙筆或訪談的方式測量受試者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想法或反應。優點是能

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資料。缺點是不易設計出適合的問卷,且易產生誤

差。

二九、影響「依變項上的改變是因為獨變項上的改變所導致」的因素:
1、需求特徵:指在實驗情境中,所有會傳達或透露出實驗目的之線索。
2、實驗者偏差:指實驗者本身由於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實驗結果,因此在 

實驗進行過程中會暗示或誘發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或在態度上有所偏差。
3、評價焦慮:由於受試者害怕自己的反應被實驗者評價為不正常的而產生焦慮, 

因此刻意做出自認是正常的行為
4、第三變項:除了獨變項以外,其他會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均可稱之為第三變項。
  如果第三變項也隨著獨變項而有系統的改變,依變項上的改變則無法只歸因  

於獨變項的操弄,因而影響實驗本身的內在效度。

卅、社會心理學家從事研究時,常涉及的研究倫理議題:
1、嚴厲操弄的議題。

2、欺騙的議題。
3、研究者必須盡到事先告知相關程序的義務,即讓受試者知情同意。

第二章:社會認知
一、社會認知:指研究人們如何了解自己、他人與社會世界的一門學問。
二、基模:是社會認知的基本元素,是一種認知結構,它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

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亦即它是儲存於記憶中的有組織的訊息。

三、社會認知的研究基本上有三個重點:
1、人際知覺的研究:其研究人們如何將他人的特質組合成整體的印象。
2、歸因研究:探討人們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原因。
3、基模研究:探討人們如何將訊息組織起來,如何將訊息儲存在記憶中,以及

人們如何利用這些訊息來進行決策判斷。

四、基模的種類或對象:
1、自我基模:其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

角色等方面的心理表徵。亦包括跟自我有關連,可被觸發的節點。個人的豐

富基模中,那個在某情境下,被觸發的自我基模稱為:運作的自我基模。
2、人的基模:我們對某個特定的人,也會有所認識,這些認識也會被組織成有

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我們與對方的社會互動。
3、角色基模:指我們將某個社會位置的角色行?高漯壅恁A組織起來的認知結

構。
4、事件基模(腳本):指描述發生在某個情境中的一連串(依固定腳本進行的)活動。

五、基模的功能:1、可以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2、有助於模糊訊息的解釋?

助於回憶
六、影響以基模處理事務的因素:當猶豫不決的代價很高或情境不允許延遲作決


七、採取「資料取向的處理方式」的情境:當做出錯誤決定的代價很高或情境要

求必須作正確的決定時。提高他作決定的動機是:結果依存性(指他會評估

可能產生的結果,來檢視對方並收集對方的資料)、辯解責任(指由於他必須

將決定的結果向別人解釋,以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因此這種辯解責任

使他更仔細地檢視資料)。

八、影響使用哪些基模的因素:
1、突顯性:其用於某情境中,指突顯於背景之上而成為圖形的刺激,亦即具有

團體中唯一屬性的人,會讓人傾向於使用某一特定的基模。
例如「鶴立雞群」的那隻鶴。
2、可觸接性:指某種想法或基模容易被激發起來的程度,亦即人們之前被激發

起來的基模會影響一個人之後對新訊息的解釋。將之前被激發起來的基模應

用到之後不相干的情境,稱為「引發」。引發的效果常是自動的
3、初始性:指人與人互動時,一開始時傳遞的訊息往往會成為激發相關基模的

線索角色:指個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較易使人回憶,因其提供的訊息較豐

富且清楚


九、基模影響人的三方面:
知覺:指事實真象的知覺往往會受到一個人的基模所影響
記憶:指人的記憶會傾向於與基模一致,或稱人們對於與基模一致的訊息比不一

致的訊息有較佳的記憶。
人際行為:當我們對對方抱持某一種基模時,我們會去尋找符合此基模的訊息,

甚致對方的行為在互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影響,而表現出與我們預期一致的

行為。其又分為:?證實性的假設考驗:指我們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

對方形成假設,我們往往會將焦點放在能夠證實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

假設不一致的訊息。?自我應驗的預言:指我們對他人的預期不但會影響他

人的行為,也會引發他人表現出與我們預期一致的行為。亦即我們的預期會

影響我們如何對待他,而此對待方式又會使對方表現出他被預期的行為,從

而使原來的預期成真。

十、社會推論:指個人收集訊息、決定使用哪些訊息來形成判斷,以及如何使用簡捷的方法整合這些訊息,為作成判斷。

十一、為了追求效率,我們往往會利用一些心理途徑來作判斷或決定,謂之策略法。


十二、常用的策略法有四種:
1、可得性策略法:指人在判斷事件發生的次數或機率時,是依照快速、容易想

到的一些例子來作成判斷。此策略法易產生「錯誤的同意性效果」即個人會

高估其他人與自己的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此「錯誤的同意性效果」造成

的原因:和我們意見或行為一致的人比較容易被記得,故常被高估、我們常

選擇與我們相似的人做朋友,故易以此作為例子而造成錯誤的判斷。
2、代表性策略法:指當人們估計某人屬於某團體典型成員的可能性有多少時,

他會評估此人的特性和該團體典型成員的特性有多相似,兩者愈相似,他就

愈會判斷此人屬於該團體。但此策略易產生「基本率謬誤」即會忽略基本率

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
3、定錨策略法:定錨指參照點的意思。此策略指人們在作社會推論或判斷時,

由於社會情境的訊息模糊不清,所以常會找一個參照點為起點,然後再以此

為依 據做上下調整。此策略的缺點是人們容易任意使用某個參照點為起

點,且調整 後往往過於貼近此參照點,而發生調整不足的問題,易生:錯

誤的同意性效果
4、模擬性策略法:指「與事實相反的思考」是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情,在

心中模擬想像其他的可能狀況謂之。即人們常用的「如果....就好了」的感

嘆。

第三章:人際知覺
一、人際知覺:其探討對人的認知過程,包括對他人的印象形成,及對個人行為

尋找原因的歸因歷程。 歸因:指對行為推論原因的過程,即尋找原因。
二、影響印象形成的訊息包含:外表特徵、行為表現、類別特徵、突顯特徵。
三、隱含的人格理論:指人們會由一個人的行為,推論他不僅有一個特質而已,

人們還會由一個特質,再推論他有很多其他的特質。
四、月暈效果:指一個人如果有一些正向特質,則知覺者就會假設他擁有其他正

向特質;反之,如果有些負面特質,則知覺者也會假定他有其他負面特質。
五、類別特徵:我們會依據刻板印象,將別人加以分類。
六、刻板印象:指我們對某一團體的固定的、僵化的看法。
七、「突顯特徵」特別會影響印象形成之因: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吸引較多的注

意、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被認為有較大的影響力、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得到

比較極端的評價、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增加印象的一致性。
八、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加成或累加模式:我們對人形成的印象,是

根據我們對此人所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全部相加而成的。
(一)平均模式: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

平均數,而非總和而得。
(二)加權平均模式:預測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是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

?[權以後之平均值而來,而影響比重的因素至少有下列六種: 
1、評價目的:因不同目的,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賦予每一個特質的比重就不

一樣。
2、負向的特質一般有較大的比重:因為一般人很少會以負面特質來形容人,除

非他是非常重要或明顯的。若其他條件保持穩定,負向特質對整體印象的影

響就會大於正向特質,此謂之「負性效果」。
3
、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對最後印象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力的特質,謂之核心

特質。那些對最後印象的形成,較沒有很大影響力的特質,謂之周邊特質。
4、背景形容詞的影響:由於背景的不同,某些形容詞的意義可能較會改變,其

對最後整體印象的影響就比較大,比重也較大。
5、初始訊息較重要:在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先得到的訊息往往較後來的訊息

有較大的影響力。
6、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後來重複或不一致的

訊息所帶有的比重就會較小,也會被打折扣,其對印象的形成沒有太大影響

力。

九、整體印象的內涵:一個一般性的評價、一致性的需求。

十、有關人的正向偏誤:指當我們做評價時,如果對象是人,則相較於對象是物體或事
件時,我們會給予更正向的評價。 

十一、表現原則:指允許個人表現某些情緒,而不讚許表現某些情緒。

十二、他人歸因:指解釋「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行為」,即他為何要這樣做?
 自我歸因:指解釋「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即我為什麼這樣做?

十三、Heider認為人們對行為的歸因:
1、一個最重要的向度是「原因向度」,也就是說人們看到他人的行為時,就會判斷這是他個人內在的原因或特質所導致的(謂之內在歸因),還是因為外在環境因素所促成的(謂之外在歸因)
2、歸因的第二個向度是「穩定向度」:其認為所有的人都有二種動機,一是對個人周圍環境的適當認識,另一是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控制。倘他的行為是因為穩定的因素所引起,則我們較能預測他以後的行為;但若他的行為是因為較不穩定的因素所引起,則我們較不能預測他以後的行為。

十四、Jones Davies 提出「相當推論說」:指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夠減少我們對
他的不確定性,則這個行為就反映他的特質。也就是說,我們能由這個行為推論他的特質;倘一個行為一定會發生,則此行為的發生並不能幫助我們做任何個人特質的推論謂之。即什麼時候人們比較有信心對所觀察到的行為作「內在歸因」呢?
較有信心作「內在歸因」:有下列三種情況:當行為不符合角色要求時、不符合社會期望時、不符合預期或行為者有選擇權時,人們較有信心作「內在歸因」。

十五、Kelley的歸因理論:他認為人們在對他人行為做歸因時,會根據共變原則,當行為
出現時也出現,而行為不出現時也不出現的人、事、物才可能是行為的原因,而基本上
有二種情況:
1、單一觀察機會:指當人們僅憑一次觀察機會,就必須推論其行為的原因時,若同時有二個可能的原因存在,則任何一個原因是導致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打折扣了,此謂之「折扣原則」。如果另一個原因雖然被抑制,但行為仍然產生,則第一個原因是產生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擴大了,此謂之「擴大原則」。
2、多次觀察機會:當人們有多次觀察機會,以對行為推論其原因時,常會根據三類訊息的高低來作判斷:區?諰吽B同意度、一致性。判斷行為的原因是因為:當事人的特性、刺激的特性、情境的特性所導致的。

十六、Bem 提出「自我知覺理論」:指當人們自己的內在線索不是很明顯時,他基本上就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必須根據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來推論行為發生的原因。

十七、因適當的刺激才產生的行為,Bem 稱之為Tact。如人們做一個行為是因為想得到一些東西,Bem 稱之為 Mand

十八、歸因偏誤:指因動機或訊息處理的因素,而造成偏差或錯誤的歸因。其係因為:

1、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指過度相信個人的特質,而忽略了情境或其他因素可能扮演的角色所致,此又稱為「基本的歸因謬誤」。
為何會發生「基本的歸因謬誤」呢?Heider認為係因行為太突顯了,才忽略了不顯眼的情境。 
2、控制的錯覺:指其實他並沒有控制的能力時,但他仍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
  3、人們相信這是一個「公正的世界」:相信好人有好報,壞人必有壞報。
4、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對同一行為的歸因,當事人和觀察者往往有極大的
差別,行為者傾向歸因於情境因素;觀察者傾向歸因於行為者本身的因素。此又稱為


觀察者與行為者的分歧歸因。其係因:
1、二者注意的焦點不同:行為者注意情境,而觀察者則注意行為者。
2、觀察者無法得知行為者的過去經驗,以及當時的心理內在狀況,而這些訊息只有
行為者自己知道之故。
3、錯誤的同意度:指人們常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
程度,此稱為「錯誤的同意度效果」。其係因:
A、我們通常交往的朋友,都是態度、行為和我們相仿的人,因此我們會高估別人和我們的
一致性,此謂之「選擇性的曝光」。
B、個人的意見或行為特別突顯時,因而我們只注意到自己的立場,當然以為同意度會增加。
C、我們預測在某情境中的行為,常會考慮別人會起怎樣的反應,方決定要做與否。
D、人們若自認自己的信念與行為是正面的,也因此認為別人會跟自己一樣。
在能力或技巧方面,即態度、意見或行為上,人們常高估別人跟自己相同,但又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自認這些能力或特長惟自己才有,別人卻無,但事實上並非這樣,此謂之「錯誤的獨特性」。
4、自利的偏差歸因:指人們在歸因時,常?@對己較有利的判斷,是普遍的現象,因此成功時,歸因於自己,而失敗時,就歸因於別人或情境因:基於自我保護的動機所致,成功時自我顯揚歸因於自己,失敗時自我防衛歸因別人。
歸因是否正確,會影響往後的行為,故其有應用上的價值,應教導人們作較適當的歸因,往
往可以改變不適當的行為,增進自我概念、改變人際關係。

第四章:非語言溝通
一、非語言溝通的主要功能:1、加強語言訊息。 2、補充語言訊息。
3、取代語言訊息。 4、調整語言溝通的進行。
非語言溝通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解讀能力。

二、非語言行為的表達管道:
1、目光接觸或注視:表示善意正面的情感、興趣、親密感、彼此的相對地位、調節互動的行為、彼此談話的在意與關心,但瞪視則表示敵意。
2、臉部表情:六種基本跨文化的表情:憤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ple55527 的頭像
    apple55527

    葉子的夢幻世界

    apple555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